热度 8||
觉华岛之行
有幸参加了同学兴城聚会,免不了要去一趟觉华岛。十年前在葫芦岛开会,我曾来过这里,印象中岛上没有什么大型的建筑,只有解放军的雷达站高高挺立在山顶上。岛上的汽车没有牌照,随意乱开。有几个渔家饭店,平日里冷冷清清,只有在旅游旺季才能有点人气。
时过境迁,觉华島己不可同日而语。那天和同学一起,从兴城海滨码头出发,乘船海上行驶45分钟后,登上了觉华島。让我大吃一惊,船舶码头,游人拾级而上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台湾和尚星云大师书写的刻在巨石上“觉华島”三个大字,蟠龙卧虎,苍劲有力。导游小姐自豪地告诉我们:2012年,觉华島旅游度假区建设全面启动,以葫芦岛城市圈为依托,精心策划,精心设计,投资几百亿元人民币,保护生态,发展旅游,合理建设规划,初步建成了中国北方国际旅游島。如今这里生态优良,经济发展,人与自然和谐相处,林木葱茏,山石秀美。史料记载:唐宋时称桃花島,辽金称觉华島,民国时改称菊花島,成立旅游度假区又改称觉华島。
山不在高,有仙则灵。乘坐旅游车,追随熙熙攘攘的人群步入“梵宫泽道区”。这里是佛教朝圣之地,“北有觉华島,南有菩陀山”,佛教是島之灵魂,围寺而活的一百零八棵菩提树,堪称人间奇迹,生命可贵,菩提价高,寺庙出来左转,沿石阶而下,八角井、菩提树百年相依,独木成林,井水随潮汐升落,甘甜可口,历经百年,仍供人饮用,但收费十元,让人费解?不少同学在菩提树下争先恐后摄影……在靠近山边的十八罗汉塑像前同学们也一一拍照。海边崖壁百米深山洞传说是燕太子丹刺秦失败曾在此洞避难,古称“藏王洞”。但当地岛民习惯称“唐王洞”,传说唐王李世民巡视辽东时曾在此洞避雨,我们好奇的几个同学走近洞里观看究竟……如今八角井、菩提树、唐王洞留下一个个美丽的传说,让人回味无穷……
海边有个怪石滩,怪石滩名不虚传,上面布满嶙峋奇石,让人望而生畏。许多靓女帅哥不畏艰险,蜂拥而上,争相拍照。我和同学林家波虽然是70岁的人,也互相搀扶爬上怪石留影……
上岸之后看到路旁有一个新建的古代“大铜钱”二人多高,我和同学在此留下身影,同学王跃华风趣地说,钻到中间的钱眼里照一个……说完,大家就哈哈大笑了起来。同学们虽然已是古稀之年,但还是那样地有丰富幽默感,激起了我对青少年时代美好生活的遐思啊!
徘徊在岛上的山路,经过一个个景区,令人目不暇接……空气清新,香气怡人,飘散着淡淡的菊花、槐花的味道。
驻足山顶远眺:海上仙境,渤海明珠。自然纯净,风景优美,近看山花烂漫,海天一色。“野芳发而幽香,佳木秀而繁阴。”主岛呈长葫芦形,两端高耸,中间凹陷,风光旖旎迷人,峰秀林翠,鸟语花香,渔村、田野错落有致,山、海、景相得益彰。一大三小四个岛屿,形影相伴,像四颗碧绿耀眼的明珠镶嵌在大海碧波之中。
我们这群聚会在一起50年没有见面的师生,看到此景,高兴的手舞足蹈起来,忘记了疲劳。漫步来到尚星云大师书写刻在巨石上“觉华島”三个大字旁,集体合影,作为来岛的永生纪念!
导游小姐说,每年“五一”到“十一”的期间,大批国内外游客,蜂拥而至,覌海潮,赏古迹、欣美景、品海鲜,是避暑、游玩、休闲、垂钓之胜地,让人流连忘返!
返程途中,我站在乘风破浪航行的船上,望着渐渐远去的觉华岛。不由得想起清代诗人和瑛曾这样赞觉华島 :“碧海真如画,莲壶隔水崖,波澜成雉堞,精凿隐人家。时放桃花棹,堪寻菊谷花,何当乘跻往,绝顶隐流霞”。
回头看看同舟身患疾病、柱着拐杖同学和满头银发的耄耋之年老师,还兴高采烈地岛上游览之行,他们不辞辛苦地拍下一个个难忘的镜头,那是留下了人生晚年的幸福印迹啊!我情不自禁落泪了,感慨之余,浮想联翩……静中见真境,淡中识本然。历经尘世浮华,览胜千山万水,怀一颗渐已淡然的心,笑看人生起落,虚妄勿我,心存温暖,何处不是風景啊?亲爱的同学,你说呢?